
把紀律和規(guī)矩挺在前面
信息來源:2016-06-22 16:57:59
閱讀次數:
發(fā)表時間:如果把紀律比作一把尺子,那么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“四種形態(tài)”就是這把尺子上的四種刻度,不同的問題對應相應的刻度和處理方式。四種刻度致力于“防病于未萌、治病于初起”,最終達到治“病樹”、拔“爛樹”、護“森林”的目的。
把握運用好“四種形態(tài)”,關鍵是把紀律和規(guī)矩挺在前面,發(fā)現苗頭及時提醒,違反紀律立即處理,嚴格以紀律為標尺管住全體黨員特別是80多萬名領導干部這個“關鍵少數”,真正把紀律立起來、嚴起來、執(zhí)行到位。
嚴管就是厚愛
“咬耳扯袖、紅臉出汗,是防止黨員干部犯錯誤的第一道‘攔河壩’;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,是防止黨員干部犯大錯誤的第二道‘壩’;黨紀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,則是防止黨員干部陷入違法犯罪深淵的第三道‘壩’。只有筑好這三道壩,第四種形態(tài)的‘極極少數’才能實現。”在3月21日召開的河北省成安縣紀委全會上,縣委常委、縣紀委書記趙太魁用“三道攔河壩”闡述了自己對于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“四種形態(tài)”的理解。
正如其所言,“四種形態(tài)”層層遞進、層層設防,背后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,充分體現了“嚴管就是厚愛”的核心要義。
“讓咬耳扯袖、紅臉出汗成為常態(tài)……”一個“讓”字表達著希望和要求,說明“四種形態(tài)”的運用需要各級黨委和紀委切切實實挺紀在前、抓早抓小,使黨員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特別是嚴重錯誤,體現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。
2015年5月4日,江蘇省盱眙縣政協原主席趙長桂“主動”到市紀委“交代問題”。但他此前已與相關行賄人數次“開會”,訂立攻守同盟,轉移贓款贓物,直到被立案審查后還百般狡辯,對抗組織調查,最終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。
任何犯了錯誤的干部,只要不諱疾忌醫(yī)、固執(zhí)錯誤,以致達到不可挽救的地步,都要讓他把病治好。但對于趙長桂這樣交代問題藏頭護尾、避重就輕、打“擦邊球”,企圖鉆政策空子的“投機分子”,必須依紀依規(guī)從重從嚴查處。
全面從嚴,違紀必究
3月25日,山西省紀委對太原市陽曲縣委原書記呂榮嚴重違紀問題進行通報。呂榮長期參與迷信活動,在干部選拔任用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、收受財物,收送禮金,違規(guī)從事營利活動,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企業(yè)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,收受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1506.97萬元。據了解,當地紀委在已經掌握其嚴重違紀問題的情況下曾多次找呂榮談話,希望喚醒其黨性觀念和黨規(guī)黨紀意識,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。
但呂榮始終對組織的挽救不以為然,仍心存僥幸、執(zhí)迷不悟,甚至通過串通造假、轉移贓款、偽造證據等手段,干擾、妨礙、對抗組織審查,妄圖瞞天過海、蒙混過關,放棄了組織多次給他主動談清問題的機會,完全喪失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起碼品格。呂榮最終被開除黨籍、開除公職,移送司法機關。
無數事實證明,只有通過層層筑牢防線、層層壓實責任,將前面的網織得越來越密,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,才能最大程度阻止黨員干部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,避免此類悲劇反復上演。
“厚愛”的前提是“嚴管”。實踐“四種形態(tài)”,重點在于違紀必究,就是要把“全面”、“從嚴”體現在從破紀之初到立案審查的全過程。
需要強調的是,“極極少數”是我們的工作目標。通過層層“過篩”,在前三種形態(tài)的綜合作用下,才能最終讓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的人越來越少。但這絕不意味著現在就只能處理“極極少數”,更不能將其曲解為“抓小放大”。
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強調,力度不減、節(jié)奏不變,持續(xù)保持遏制腐敗的高壓態(tài)勢,要突出懲治重點,以下三類情況同時具備的是重中之重: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、不收手,問題嚴重、群眾反映強烈,現在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領導干部。
“然而在基層實踐中,不想管、不敢管的不良風氣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場,執(zhí)行紀律失之于寬、失之于軟。”安徽省合肥市委常委、市紀委書記汪學致認為,要警惕有人以“常態(tài)”和“大多數”為借口,處理問題干部時打折扣、搞變通,將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,把嚴重違紀問題作為輕微違紀行為“一化了之”的傾向。